網文圈“道德衛士”請住手,不要把“厭女”變成榔頭
                發布時間:2023-07-27 19:06:03 文章來源:鳳凰網
                網文圈“道德衛士”請住手,不要把“厭女”變成榔頭

                7月16日和7月18日,晉江文學城知名寫手退戈在微博上接連發布兩篇長文,回擊了部分讀者關于她寫作中存在的“厭女”傾向的指控,在網文圈引起廣泛關注。

                退戈是晉江文學城上深受喜歡的女頻寫手,她此前創作的《第一戰場分析師》《第一戰場指揮官》《有朝一日刀在手》《案件現場直播》《灼灼烈日》等作品,受到熱烈追捧。不同于一些女頻寫手只擅長寫言情,退戈的寫作領域廣泛得多,科幻、網游、機甲、末世、權謀、耽美、武俠、體育等無所不包,并且作品普遍擁有比較好的質感。同時,退戈作品中也帶有鮮明的女性意識,她創作了不少獨立、清醒、堅韌、不屈、強大的大女主形象。在不少讀者眼中,退戈是“大女主文中的top作者”。

                退戈在晉江文學城上的部分熱門作品


                (資料圖片僅供參考)

                也正是因為如此,關于退戈“厭女”的指控才令人瞠目結舌。

                上野千鶴子的《厭女:日本的女性嫌惡》(下文簡稱《厭女》),雖然早在2015年就在國內發行了中文版,但“厭女”概念的廣泛流行是這一兩年的事情,尤其是今年以來,上野千鶴子廣泛接受中文媒體的采訪,更助推了她的作品熱,“厭女”也由此成為女性批評重要的關鍵詞。

                通俗地解釋,“厭女”有兩個層面的內涵。一個是我們都很容易理解的,男性對女性的凝視、貶低、厭惡、排斥。在一個男權社會里,“厭女”有非常多的表現形態,從封建社會的“男尊女卑”“夫為妻綱”“三從四德”,到當代社會中,女性更多承擔了家務勞動,女性在職場中遭遇明顯的天花板,亦或者輿論中給女性貼上各種各樣的標簽,從以前的“蕩婦”“綠茶婊”到如今的“女拳”“小仙女”。

                “厭女”的另一層面是女性的自我貶低,比如女性認同男權社會對女性的種種規范,認為自己就應該“主內”、自己應該找個好男人嫁了,等等。女性的“厭女”,還表現在女性之間的嫌惡和傾軋,比如一個母親因為女兒不婚而嘲諷女兒,或者一個女性為了與另一個女性爭奪某個男性的寵愛而給她使絆子……

                “厭女”概念走紅后,很快成為女性主義批評的關鍵維度,很多批評者會以“厭女”的視角去審視一些網文,或者新近上映的影視作品。

                這不是一件壞事。“厭女”概念的提出,確實為我們打開了審視女性生存處境的一扇新窗口,能夠讓我們看見以前所忽略的景觀。在女性批評領域里,“厭女”概念的意義,不亞于著名的“閣樓上的瘋女人”。

                不過,如今網文界中“厭女”批評,出現了過猶不及的情形。“厭女”成為一些讀者評價作品的第一指標——判斷作品好不好,判斷作者三觀正不正,首先就去監測作品是否有“厭女”的地方。這就讓文學批評異化成離譜的“道德審查”。

                退戈在回應中,就描述了這樣令人哭笑不得的情形。

                “女主不像女性,沒有女性的柔弱,太強大了,和男人沒什么區別”,批評者將堅強、勇敢等品質視為男性專屬,女性擁有這些品質就成了“厭女”;

                “女性有反派。你辱女啊”,哪怕退戈的作品中90%的反派是男性,可只要反派里有女性,就意味著將女性形象貶低了,就是“厭女”;

                “女性角色少,你媚男啊”,以角色數量的大小、戲份的多寡來判斷作者“厭女”,而不去理會每個角色具體的命運軌跡;

                “女性經歷好慘,你厭女啊”,客觀呈現女性在男權社會里的艱難成長,竟然也成為“厭女”的標志;

                “女配不夠強,你精神男性啊”,女配過于強大就指責作者搞雌競、搶奪女主的光芒,女配力量不夠,就認為作者精神男性看不起女性,是“厭女”;

                甚至還有“女主為什么跟男生玩得好?作者你好茶啊”,作品里寫點男性的好、寫點男女相互救贖的戲碼,就會被懷疑作者是在為男性洗白,是“厭女”……

                退戈微博上的部分回應

                對于一個手中只有“厭女”榔頭的人,其所看到的女頻寫手、看到的女頻文,就幾乎都是“厭女”。就像退戈評論區,網友曬出的一張圖片所顯示的那樣,不論作者怎么寫,最后導向的都是“厭女”。

                退戈評論區底下的神圖,圖源見水印

                這是有些夸張,卻也很精準地體現了如今女頻網文圈存在著的一種評論生態:“厭女”與否成為唯一指標,并且,誤用濫用“厭女”概念。

                當“厭女”成為唯一評價指標后,它所造成的遺憾結果是,批評者成為“道德衛士”,文學作品淪為“道德作品”。道德衛士不去看作者的主題表達、行文結構、語言運用,也不去審視一部精彩的文學作品是怎么樣豐富我們對于社會、人生與人性的看法,道德衛士就只是將作品的繁枝茂葉全部砍刪干凈,只剩下光禿禿的樹干,然后開始審判這個樹干正不正、直不直。文學作品的豐富性、多元性、歧義性全部消失殆盡,只剩下令人無語的統一發問,“厭女與否”。

                也由此,豆瓣上聚焦于女頻作品打分和推薦的知名小組“小說打分組”對Twentine(《打火機與公主裙》《熾道》等作品作者)作品是否存在“厭女”傾向的討論,逐漸走偏為對寫作者的人格審判;道德衛士對于退戈這類女性意識鮮明、寫作風格多元的女頻寫手的否定,也顯示出單向度的極端。

                而令人無語的是,道德衛士們舉著“反‘厭女’”的旗幟到處去揪敵人,但他們對于“厭女”的理解從一開始就是錯誤的。

                這里需要厘清的是:“厭女”的社會土壤是男權社會“以男為尊”的一整套機制。女性的“敵人”,是這一套機制,而不是所有男人(雖然很大一部分男性是男權制的踐行者,但不是所有);“反‘厭女’”不能簡單粗暴地約等于“反男人”,并由此導向,“當一個女頻作者的作品里寫了男人的好,寫了男女的雙向奔赴=這個女作者‘厭女’”。

                但道德衛士的“反‘厭女’”浪潮,常常沒有搞清楚這個最基本的邏輯關系,她們將所有男人視為敵人,認為男人沒一個好東西,看到女頻文里寫了優秀的男性就ptsd,就開始檢討作品里的女性是不是不及男性出彩,就開始給作者扣上“厭女”“媚男”“愛男”的標簽,到最后,明明聲稱“反‘厭女’”的她們,卻成了“最厭女”的一群人——她們在貶低、在傷害一個優秀的女性寫作者。

                這不是最可悲的事情嗎?成為自己最厭惡的那一種人,“爹味十足”,卻仍然自以為正義、自以為正確,傲慢自大、渾然不覺。

                所以,現在一些女頻寫手一寫言情就得小心翼翼,男女角色數量的比例、男女主角篇幅的大小、男女主角誰更優秀、甚至男女主角誰先動心,都得體現出女性的“優勢”來,否則就是“媚男”“愛男”“厭女”,否則這部言情文就是維護男權制的“糖衣炮彈”。

                甚至,道德衛士撻伐的不僅是寫手的作品,也一并否定作者的人生選擇。就比如晉江文學城女頻里另一位知名寫手“頹”,她的《讀者和主角絕逼是真愛》《角色扮演》也受到很多讀者的喜愛。頹最大的“缺點”是,更新速度太慢。但網文寫作本來就是你寫我讀,你情我愿,不能強買也不能強賣,讀者實在接受不了頹的更新速度,可以棄坑,或者等完結了再看文。

                頹比較知名的作品

                只是,很多讀者一方面很難忍受頹的慢更新,一方面又覺得網文里沒有頹的代餐,舍不得棄坑,由此就轉換為對頹的怨言,時不時就罵她“卡V”“放棄天賦”等等,還要求人家“解V”。

                而當頹在微博上解釋,自己因為“重度子癇前期,直接剛足月就生寶寶,生完了還是高血壓,得了偏頭痛,嚴重的時候眼睛都睜不開,一直流淚……現在每三小時要醒來一次喂奶,寫文的時間和狀態都很不連貫。因為遲遲無法履約一直很焦慮,從而導致整個人狀態更差”,又一次無法及時更新后;評論里主要都是冷嘲熱諷的聲音,“我覺得作者你的家庭更恐怖,我本人得過過敏性紫癜,基本就是下不了床發腫,但你家里還讓你每三個小時起來母乳喂養很難評價是什么成分……”“這什么家庭啊這樣還要媽媽喂奶”“為什么要受這么大的罪去生娃呢?真的值得嗎”……

                頹在微博上解釋自己緣何拖更

                評論區底下有不少評論寫手私人生活的言論

                是否婚育、是否母乳喂養,都是女性的自主選擇,為什么因為自己追的文不更新就要對別人的生活和家人指指點點?讀者除了宣泄對頹更新慢、又一直有精力出周邊賺錢外,一大原因是:頹竟然是因為給男人生育、給孩子母乳喂養才停止了更新,妥妥因為“媚男”“母性”而自我放棄。

                在頹的風波中,一方面體現了如今很多讀者對創作規律壓根不了解。就像轉發區一個清醒的聲音說道的,“好多讀者根本不明白創作是怎么回事。創作不是你能擠出時間就必然能搞出東西來的。感覺在好多人眼里碼字就像開水龍頭,只要你有時間就應該有文字嘩嘩流出來。不排除有天才無時無刻靈感如泉涌,但連余華都承認一場感冒都能毀掉一部長篇小說。沒求誰共情作者,可至少先了解一下再張嘴啊!”

                轉發區里,有人聯想到“恐婚恐育”,有人對作者予以理解

                另一方面,如今的這種“反‘厭女’”浪潮愈發極端偏激。不婚不育是女性的個人選擇,值得尊重,同樣地,選擇婚育也可以是女性的自主選擇。道德衛士不能因為自己不婚不育,就把已婚已育的女性視為“婚驢”“媚男”,好像所有的女頻寫手就得一輩子單身,一輩子勤勤懇懇為你們碼文。

                讀了別人的文章,就把自己當成寫手的“上帝”,就試圖去定義她人的人生——且慢,這不正是道德衛士們所反感的“爹味”嗎?

                評論區里的“爹味”發言,也引起一些讀者的警惕

                人生本來就是有多種選擇,女性有權利去體驗各種各樣的人生,說不定之于她而言,寫作很痛苦,人生的其他體驗更快樂呢?真看不慣就取關、棄坑,尊重別人、放過自己,而不是看不慣別人,就揮舞道德大棒,號召大家抵制。

                總之,一些讀者受到“厭女”概念的影響,從而豐富了看問題的視角、也有了更多自省的意識,這是一件好事。當然,前提是準確理解“厭女”的內涵——要反對的是男權機制、而不是“逢男必反”,也有必要理解文學作品的特殊性,謹慎把“三觀”的維度作為唯一的指標,甚至由此把寫手當作非我族類的“敵人”,一桿子打翻一船人,徹底把她的創作與人格否定了。

                在各種有形的限制下,再加上盜版的泛濫成災,如今的網文圈殊為不易。再趕上各種道德衛士橫行,到處制造對立、散播戾氣,只會讓女性創作者的生存空間和創作空間更加逼仄,而這正是“厭女”的后果之一。

                以“反‘厭女’”之名行“厭女”之實的道德衛士們,該住手了。

                標簽:

                資訊播報

                樂活HOT

                娛樂LOVE

                精彩推送

                亚洲精品无码永久在线观看| 中文有码亚洲制服av片| 亚洲精品资源在线| 亚洲AV福利天堂一区二区三| 亚洲综合伊人久久综合| 亚洲免费日韩无码系列| 亚洲国产午夜福利在线播放| 精品国产亚洲第一区二区三区| 亚洲区日韩精品中文字幕|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2020| 亚洲www在线观看| 自拍日韩亚洲一区在线| 激情亚洲一区国产精品| 精品久久亚洲中文无码| 亚洲综合av一区二区三区| 中文无码亚洲精品字幕| 亚洲国产精品ⅴa在线观看| 亚洲性色AV日韩在线观看| 亚洲色欲色欲www在线播放|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秋霞小|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| 亚洲精品无码中文久久字幕| 亚洲国产成人综合精品| 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成人| 色偷偷噜噜噜亚洲男人|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蜜芽 | 国产亚洲婷婷香蕉久久精品 | 亚洲精品无码高潮喷水A片软| 亚洲国产精品18久久久久久| 亚洲av永久中文无码精品综合| 日批日出水久久亚洲精品tv|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区|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精品| 国产亚洲欧洲精品|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资源网| 91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| 亚洲国产乱码最新视频| 色综合久久精品亚洲国产| 区三区激情福利综合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亚洲视频1 | 亚洲成a人片在线播放| 亚洲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