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日資訊:海外華媒看三湘丨耕牛拿“年薪” 致富在家門
                發(fā)布時間:2023-07-01 06:30:15 文章來源:紅網(wǎng)
                19國華媒代表來到鳳凰縣竹山村。獨特的苗寨風(fēng)景、傳統(tǒng)的非遺文化、濃厚

                19國華媒代表來到鳳凰縣竹山村。

                紅網(wǎng)時刻新聞記者 譚蘇昕 湘西報道


                (相關(guān)資料圖)

                “湖南苗族的山鄉(xiāng)在鄉(xiāng)村振興助力下展現(xiàn)嶄新面貌,我很激動??匆娺€原過去的農(nóng)耕場景,我也很懷念?!?月28日,“鄉(xiāng)村振興看湖南”——2023行走中國·海外華文媒體高層湖南行活動的19國華媒代表來到鳳凰縣竹山村,日本《留學(xué)生新聞》副總編輯龍麗華感慨道。

                這是龍麗華第一次來到竹山村,很受震撼。她還有意想不到的收獲,“我發(fā)現(xiàn)龍姓是苗族的大姓,自己姓龍,讓我有一種尋根之旅的感覺。”

                獨特的苗寨風(fēng)景、傳統(tǒng)的非遺文化、濃厚的歷史底蘊,竹山村通過文旅賦能鄉(xiāng)村振興,將綠水青山變成了真正的金山銀山,為老百姓鑄造出了幸福飯碗。

                海外華媒代表拍攝竹山村村民紡織。

                苗村實現(xiàn)“三變”,村民有了“三金”

                竹山村是一個純苗族村寨,也是中國傳統(tǒng)古村落和中國少數(shù)民族特色村寨,有500多年的歷史,全村共有4個村民小組294戶1178人。苗寨依山而建,從山腳到寨子的最高處有867級臺階,是名副其實的“半山部落”。

                “竹山竹山山連山,走東跑西上下山。出門沒有十米平,其余不凹就是坎。六月用水貴如油,溪里無水干死牛。犁耙跟著雷公跑,三年難逢兩年收?!边@首打油詩是過去竹山村的真實寫照。由于自然條件差,村里的苗族百姓過著“靠天吃飯”的日子。

                海外華媒代表們和村民交流。

                如今的竹山村實現(xiàn)了“三變”:山區(qū)變景區(qū)、資源變資產(chǎn)、村民變股民。黃牛拿“年薪”、八旬老人領(lǐng)工資、所有村民有分紅,在竹山村成為現(xiàn)實。村民人均純收入由2013年的1820元增長到2022年的19800元,增長10倍,并實現(xiàn)村集體經(jīng)濟收入235萬元。

                竹山村民收入有“三金”。這“三金”不是金戒指、金耳環(huán)、金項鏈,而是“薪金、租金、股金”——村民不僅上班領(lǐng)工資,也能把閑置房、閑置地出租給旅游公司收入租金,還有旅游資源入股分紅。

                為什么竹山村能成為全國脫貧攻堅考察點以及鄉(xiāng)村振興示范村?

                “鄉(xiāng)村振興就是一個門檻的距離?!兵P凰旅投集團公司董事長張順心向代表團介紹,一方面,當(dāng)?shù)匕盐幕c旅游深度融合,通過保護、挖掘、展示、利用,實現(xiàn)“以文塑旅、以旅彰文,發(fā)展文旅、賦能鄉(xiāng)村”的目標(biāo)。另一方面,他們積極吸納村民參與文化旅游產(chǎn)業(yè),為村民提供了文化展示、服務(wù)員、保安、演員等就業(yè)崗位。

                體驗傳統(tǒng)文化。

                打工不出門,致富在家門

                “真的有牛!好壯的一頭老黃牛!”在竹山村農(nóng)耕文化展示區(qū),來自馬來西亞的《亞洲時報》媒體顧問江雪鴻激動地拍照記錄。

                “這??捎泄适?,可以講也是全國最‘牛’的牛。”張順心笑言,眼前犁田的這頭牛,都是拿“年薪”牛,每年4000元。

                幾十年來,吳國安老人做著同一樣的事,如今卻有著不一樣的含義。以前趕著牛去田里是犁田,現(xiàn)在趕著牛去田里是去景區(qū)上班,每月工資2200元;以前犁田是為了生活,現(xiàn)在犁田是展示文化。

                南非《非洲時報》副總編輯孫想錄走進非遺展示工坊,“我小時候見過這些紡織工具,左邊這個可以將田里種的棉花搓成條,再用到右邊織布,滿滿都是童年回憶?!?/p>

                正在織布的叫麻玉姐,今年77歲;紡線的叫唐小荀,今年71歲。這兩位老人既是非遺文化傳承人,也是景區(qū)的員工。

                編織草鞋的村民。

                “編草鞋,走新路。”編草鞋的一位老人吸引了代表團的注意。今年83歲的吳信胖,既是草編非遺文化傳承人,也是竹編非遺文化傳承人。年輕時,吳信胖老人靠編草鞋、編背簍來養(yǎng)家糊口。現(xiàn)在,他每天坐在家門口編草鞋,既展示了文化,也增加了收入。

                通過打造系列非遺文化體驗區(qū),竹山村實現(xiàn)了文化展示有場地、文化傳承有收入、游客體驗有文化,做到了“在傳承中保護、在保護中開發(fā)”。目前,竹山村有76人在景區(qū)上班,平均年齡55歲,人均月工資2000元,真正實現(xiàn)“打工不出門、致富在家門”。

                竹山村一景。

                海外華媒代表紛紛點贊

                海外華媒代表團先后參觀了苗族織布、苗族草編、苗族花帶編織,體驗了抖簸箕、舂碓、磨豆?jié){,感受到獨具特色的苗族農(nóng)耕文化、非遺文化、民宿文化,領(lǐng)略了鄉(xiāng)村振興戰(zhàn)略在湘楚大地上深入實踐的竹山大愛。

                體驗傳統(tǒng)文化。

                “這一趟走訪湖南不虛此行?!眮碜园<暗摹吨袊軋蟆犯鄙玳L朱新娥表示,聽說竹山村之前經(jīng)濟方面比較落后,因地制宜把苗寨特色利用起來,包括耕牛、紡織、編草鞋和扇子,發(fā)揮自己的技能,變成帶來經(jīng)濟收入的門道,讓當(dāng)?shù)匕傩崭訜釔奂亦l(xiāng),不用出去打工遠離家人,這樣也有益于當(dāng)?shù)亟?jīng)濟,百姓心也踏實,幸福指數(shù)很高。

                “鄉(xiāng)村振興就得是這樣扎扎實實地干?!薄稅蹱柼m華人報》副社長周瑞琮說,文旅產(chǎn)業(yè)發(fā)展對于鄉(xiāng)村振興是一個充滿未來的方向。

                “我會通過我們各種媒介平臺向讀者介紹湖南的鄉(xiāng)村振興新進展,希望更多人來到竹山村觀光旅游,來感受苗族人民的新生活和新變化?!敝苋痃f。(譚蘇昕)

                標(biāo)簽:

                資訊播報

                樂活HOT

                娛樂LOVE

                精彩推送

                精品国产_亚洲人成在线| 国产亚洲精品自在久久| 亚洲人成77777在线观看网|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视频|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碰碰动漫3d| 国产亚洲精品高清在线| 亚洲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|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毛片搜| 国产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| 亚洲AV无码国产剧情|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观看久久| 亚洲精品无码mⅴ在线观看| 亚洲乱色伦图片区小说| 亚洲av永久中文无码精品| 久久亚洲精品11p| 一本色道久久88亚洲综合| 亚洲成AⅤ人影院在线观看|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蜜臀| 亚洲无码视频在线| 亚洲人JIZZ日本人| 亚洲A∨无码一区二区三区| 久久亚洲AV成人出白浆无码国产| 午夜亚洲www湿好大| 亚洲精品日韩专区silk| 亚洲精品二三区伊人久久| 亚洲va在线va天堂va不卡下载 |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麻豆穿越|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色欲|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| 亚洲人成高清在线播放| 亚洲人成人无码.www石榴| 国产亚洲精品第一综合|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境外资源 | a级亚洲片精品久久久久久久| 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| 久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国产| 久久亚洲熟女cc98cm| 国产亚洲精aa在线看|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美女| 亚洲最大AV网站在线观看| 久久久久亚洲AV片无码|